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发布人:思政部   |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23日 00:00 | 点击数:

2016年由于学校机构调整,原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职能又进一步扩大,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等8门课程的教学及科研管理工作。同时还承担安徽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科研管理工作、三馆管理及接待工作。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设副处1人(主持工作、兼任支部书记),教学科研秘书1人(兼职)、行政秘书1人。尽管工作任务重,行政管理人员少。但是全体管理人员及教师发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促成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取得了如下成绩:

一、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优秀成绩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工作成功开展的关键。

1.提升教师职称,改善师资结构。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6人。2016年1名教师晋升为教授,1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1人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助教8人,讲师15人,“双能型教师”9人。正高职称占13%,副高职称占35%,职称结构相对合理。40岁以下14人,占58%,充满活力。博士4人,在读2人。

2.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2016年1人荣获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6年影响力人物荣誉称号(全省为10人),2人获安徽省皖北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1人获校级青年教师教案比赛一等奖,1人获青年教师教案比赛二等奖。

3.重视教师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16年1人次参加省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5人次参加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5人次参加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新教材培训。16人次参加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研修。

4.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展教师学术视野。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术交流活动方面力争“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推动了学术交流活动整体上欣欣向荣、枝繁叶茂。先后有13人次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学术交流会议并作大会交流发言。使教师了解学术前沿问题,拓展学术视野,激发教师科研动力。在“请进来”方面,邀请了合肥工业大学吴椒军教授、钟玉海教授、省委党校胡东升教师作了有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列学术报告,有力地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工作。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相继到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交流学习名师工作室建设和专题教学。

二、教学科研管理红利进一步凸显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从2012年成立以来,部领导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经过4年的勤奋务实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一个新部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已崭露头角,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具处于中上水平,管理制度建设的红利进一步凸显。

1.充分发挥二级教学科研组织的作用,教学管理成效明显。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了教学科研二级组织建设。成立了5个教研室、1个实践教学教研室、重新改选了教学分委会、学术分委会、教学督导小组。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科研课题申报推荐、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考核、职称评审推荐等重大活动方面,充分发挥四个组织的专家治学和督学功能,使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更加规范科学,在2016年度教务处组织的多次教学检查,马克思主义学院均列前茅。获批各级各类项目10项,其中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教育厅重点项目5项;教育厅振兴计划项目3项,质量工程项目2项。发表三类以上论文29篇,其中二类13篇,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在文科学院处于前列。

2.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充分发挥二级教学科研组织的功能,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分委会章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分委会章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办法》、《教研室工作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形成。

三、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通过以上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和管理制度建设,全面提升了教师业务素养,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能力得到了激发,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建设红利进一步凸显。

1.科研项目取得零的突破。近两年来,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丰收年。获批各级各类项目10项,其中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教育厅重点项目5项;教育厅振兴计划项目3项,质量工程项目2项。发表三类以上论文29篇,其中二类13篇,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在文科学院处于前列。

2.科研成果名列前茅。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发表三类以上论文29篇,其中二类13篇,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在文科学院处于前列。

3.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影响力进一步凸显。科研方向进一步凝练,2016年招标立项5项重点研究项目。与镇江赛珍珠研究会、江苏大学开展了学术交流,共同举办了赛珍珠书画展。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分会理事单位,彭鸿雁被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教学改革取得全面成功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一切教学科研工作最终都要落脚于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思政课本身的特性,要求教师除了吃透教材而外,还要研究学生的特点,改革创新,大胆探索。

1.推行考试改革试点,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四门课程进行了考试改革的尝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机考。网络机考形式灵活,内容覆盖面广,节约时间,节省成本,机考有很多优点:一是实现教考分离,生成的考题覆盖所学课程的所有知识点;二是实现一人一卷,防止学生考试作弊,根本上改善了考风促进了学风;三是实现无纸化考试,节约了教学的成本,也节约监考和阅卷的人力;四是实现计算机阅卷,准确性高,大大提高阅卷效率。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的考试改革的尝试是有意义的,改革全面成功后必将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

2.全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固化实践教学成果。在思政课“2+1”教学模式的探索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在2016年朝着深入找特色的方向持续稳步发展,编写出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以课程的方式加以固化,使老师和学生都有了实践教学指南,能够真实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办法》,督促教师落实实践教学方案;注重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每学期召开一次实践教学表彰会议,每门课程每学期汇编一册学生实践教学成果集。

3.三馆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设置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教研室,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健全制度,加强解说员培训。三馆获批为宿州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宿州市市直工委党员教育基地、宿州市武警支队新兵教育基地。并于2016年11月获批为安徽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

四、支部建设进一步规范化

加强组织建设,重新改组机关第十支部委员,2016年11月23日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有利于组织生活会开展;加强思想建设,认真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活动,组织集体学习研讨和专题讲座5人次;认真扎实开展“讲看齐,见行动”专题活动,组织3次专题研讨,撰写专题发言3份;加强实践教育,组织党员到井冈山、泾县新四军总部等革命传统红色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收到良好教育效果。